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2023年9月25日-27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药品带量采购,切莫再出现变相“中标死“!

2021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深究探索,更令人感觉不确定的是规则调整带来的困惑与疑问。

从2018年4+7至今,经过三批四轮(次)国家带量采购后,国家集采政策趋于平稳。在中选品种数量方面,从原先的独家中选一直在调整,本轮入围规则更是允许在申报企业数大于等于13 家时,最多10 家入围。第三批是允许在申报企业数量大约等于11 家时,最多8 家入围。

国采报价1.8倍等三项条款,初心是为均衡区域间价格水平,避免中选价格差距过大。但实际上,这种循环并没有阻止企业价格“越报越低”的热情。而从原来的独家中标到现在的最多10家入围,带来的后果是,为了抢占有限的黄金市场,企业并不紧盯仅仅入围,而是要在入围的基础上确保市场占有率。于是,带来的恶性循环就是,看似多家中选但仔细一想相于都没有中选,因为如果挑选不到优质的市场带来的后果只能是量价齐跌。因为谁也不想放弃苏浙沪及广东,而一旦中选资格变成了入围资格,为了拿到最终市场选择的主动权,中选价格想不拉开差距都不行。

笔者并不是要否认国采的好处。国采为医药企业及生态圈带来的良性循环有目共睹,结合官方的表态,一是“确保使用”,企业不必再为药品进医院而公关,营销费用大幅度节约。二是“确保回款”极大缩短了医疗机构结算药品货款的周期,减轻了企业资金成本。三是中选产品的市场销量迅速扩张,生产成本得到分摊,平均成本更低。这三方面,笔者更倾向性一种综合性的论断,那就是将带金销售的空间极大压缩,净化医药行为的同时,让临床医生去阳光挣钱,让生产企业阳光发展,让整个生态圈都有阳光净化积极的一面。

但在充分认可成效的同时,国采政策的设计者应该再仔细考虑一下,多家中选是否相当于多家未中选?多家中选是否会倒逼着企业不再满足入围的资格而再降价?最为关键的一点,国采是通过改革释放了制度性成本,打开了降价空间,但带量采购的本质一定不是量价齐跌或以存量换新低价。

据药筛相关数据统计,第二批国家集采中,2020年2季度执行集采结果后,以阿莫西林胶囊为例,该产品总销售从单季度3千万元,暴跌到不足1千万元,销售数量和此前持平。中标企业各家销售额虽有所增长,但销售额最大的某企业,单季度销售额不足150万元,按5分钱一粒计算,去除各项成本后,不知企业还有多少利润。再以对乙酰氨基酚片为例,中标产品单片价格全部不足1毛钱,最低仅有3分钱。对乙酰氨基酚片整体市场很小,2019年单季度仅4百万元,集采执行后量价都大跌。但未中选的进口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反而有所上升。关键原因是中标企业的价格实在太低,每家也仅有10来万的季度销售额。

这样下去,几分钱中标,是否真的实现了“市场销量迅速扩张“的目标?是否真的体现了”量价合一“的本质?难道不会再度产生”中标死“的悲剧?更何况,上画虎,下面却照虎画成了猫,华东某地所谓的集团采购,设计了一套玄之又玄的采购规则,A组B组绕来绕去,说了半天还是用存量换新降价。还美其名曰”新机制“?!

笔者建议与其这样,倒不如将现有的国采入围机制与市场分配机制进行优化,多家中选后全国市场可以共同销售,但对最低价、次低价等以此类推,可以在每个省份设制差异度较小的采购占比,这样既满足了临床对所有品种的需求,也从另外一个程度上避免了所有产品为了拿到优势区域而惨烈搏杀的局面。

第四批国采报价在即,此次集采一大特点是注射剂品种大幅增长,共涉及8 个品种,超过此前三轮集采总和(7 个)。不知道此次报价又会产生多少令人咋舌的新低价,但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国采已经实行了三年有余,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从独家变多家或设置1.8倍等举措的修修补补,现在应该做的是纠正地方以部分存量换新低价的不良现象,同时对国采中选后市场的划分进行优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