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2023年9月25日-27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学硕博也就图一乐,真科研还得靠小学生

一项关于高原家养哺乳动物低氧适应的关键基因——C10orf67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如果单看这项研究,可能觉得没什么稀奇。

真正有意思的倒不是这个研究本身,而是研究者的年龄——小学六年级。

17-1.jpg

项目公布的研究日志更是十分简单粗暴:

17-2.jpg

那么,相信你对基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只需要简简单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就行了:

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内特定的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的技术,通过观察基因缺失引起的表型变化,进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早期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利用DNA同源重组原理,通过设计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gRNA识别并结合在目标基因区域引导Cas9蛋白对结合位点进行切割,引起DNA双链断裂(DSB),触发细胞自身的非同源末端修复机制(NHEJ),NHEJ修复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DNA的插入或删除(Indel),造成移码突变,致使基因功能丧失,从而实现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基本步骤:

1.基因载体的构建:把目的基因和与细胞内靶基因特异片段同源的DNA 分子都重组到带有标记基因(如neo 基因,TK 基因等)的载体上,成为重组载体。

2.获得ES细胞

3.同源重组:将重组载体通过一定的方式(电穿孔法或显微注射)导入同源的胚胎干细胞(ES cell)中,使外源DNA 与胚胎干细胞基因组中相应部分发生同源重组,将重组载体中的DNA 序列整合到内源基因组中,从而得以表达。

4.选择筛选已击中的细胞:基因转移的同源重组自然发生率极低。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正负筛选法(PNS法),标记基因的特异位点表达法以及PCR 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PNS法。

5.表型研究

17-3.jpg

6.得到纯合体:由于同源重组常常发生在一对染色体上中一条染色体中,所以如果要得到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基因敲除模型,需要进行至少两代遗传......是不是非常简单?

17-4.jpg

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就能在数月做出这种科研成果,学习能力和研究速度已经吊打绝大多数学士硕士博士。

这么比较看来,做出让人变小药物的灰原还是略逊一筹。

17-5.jpg

注:原名宫野志保,《名侦探柯南》中为黑衣组织研究药物的18岁研究员(父母也都是高级研究员),后服用同样药物变成小学生。

牛顿给胡克的回信中,曾充满嘲弄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我能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托起该三等奖的巨人,已经被网友找到)

针对这种类似借助亲属关系获得成果,最后得奖、发文的情况,政策做的,就是打破病态的垄断。

2019年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已经做出明确规定:

主动发现、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并视情节追回责任人所获利益,按程序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奖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

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倾向,防止和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

大幅减少评比、评审、评奖,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不得简单以头衔高低、项目多少、奖励层次等作为前置条件和评价依据,不得以单位名义包装申报项目、奖励、人才“帽子”等。

有些人明目张胆的钻空子,让国家政策情何以堪?让真正搞科研的人情何以堪?

在为科研事业感到震惊的同时,突然发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科研还就是拼资源。

有些做创新的企业资源不够,于是伪造试验数据、虚假宣传、财务造假、掩藏风险......殊不知,保持诚信也是重要资源。真正靠爹靠娘的毕竟是少数,看着别人家眼红,但到头来还是得等自家孩子念完大学。

早前冒险踩红线,小心日后拉清单。

最后,强烈建议在学术和研究领域挣扎的大家,经常浏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勉励自己。

17-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