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2023年9月25日-27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摸着河槽过河——中成药集采难在哪儿?

前些天,医保局公布的《国家医保局召开生物制品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座谈会》在业内引发了一些震动。可以说,其实大家心里都多多少少有点数,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

目前,中医药并没有明确、完善评价标准。虽然近年我国中药质量标准有着一定提高,但仍缺乏可控性,难以达到整体评估药品的要求。尤其是复方制剂的功效,是多种成分、多种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复方,而非化学单体。

因此,对于中成药来说,要给这些不同原材料、不同配比、不同工艺、不同效用的药品评标准,恐怕像老师给学生打德育分一样。

针对缺乏标准化这一问题,日本有一套独特的体系。

在制度上,日本的汉方制剂与饮片药材等在日本基本属于西医的辅助部分。

在药品生产工艺方面,日本凭借自身技术积累,有诸多的改进。在生产时以保持原方有效为前提,采用软水抽提、减压低温浓缩、低温加工、喷雾干燥及流动造粒等技术,保护主要有效成分,减少挥发性损失。

日本汉方药的优势,主要在于从原料生产到形成制剂一整套品质管理,例如原植物材料从栽培技术、选材,到不纯物试验都有相对的要求和质量标准。

相对的,完全参照西医标准评价中医也并不正确。例如,日本出现的“小柴胡颗粒事件”,曾有几百万肝病患者服用小柴胡颗粒。两年后,有88位患者因此患上间质性肺炎,10人死亡。这就是不了解中医辩证施治,而纯粹以西医的适应症来买中药的结果。

与日本相比,除了技术的因素外,执行力度不统一、执行者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等差异,也是导致中药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规范的一个现实情况。

例如,原材料对中药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中药原材料产地各不相同,质量标准更是有三六九等。集采降价,一方面对使用高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不利;另一方面有可能让生产者以次充好。都叫合欢花,有23元/公斤的,也有130元/公斤的,名字虽然一样但药用价值有着极大差异。

同时,收取后的中药材需要初加工,进行去除非药用部位和杂质,经分离、改变药材质地、杀酶保苷、干燥分装等步骤,各地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如果完全依赖降价的规则,是不是可能导致市场恶性竞争?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中成药在建立体系和标准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参考带量采购的其他规则,在医院销售情况好、竞争充分,疗效明确且有多家企业生产的大品种,入选的可能性更高。

参考青海省采购政策,6月24日,青海省药品采购中心发出公告,将59个药品纳入该省第一批带量采购名单,此外,4个销量很大的中药注射剂也名列其中,包括血塞通、血栓通、痰热清、喜炎平。

15-1.jpg

数据来源:艾美达样本公立医院数据库

不过,有媒体称,座谈会上提到中药饮片以及中药配方颗粒都不太涉及,同时,近些年对辅助用药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因此推测,这些除注射剂、饮片、颗粒剂的大品种,有可能被考虑进中成药集采的目录之内。

15-2.jpg

数据来源:艾美达样本公立医院数据库

要整治医药行业出现的乱象,集中采购是必要的措施。而建立统一、明确、有效地评价体系,是未来开展大范围集中采购的标准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中医药规范化管理,并不能用几个简单地理化指标做判断,而是原料、原料处理、物料流通、制法、投料、检查等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如果一味地要求降价,或者强制性与化药标准对齐,就可能导致这种结果:你让我降价,我就做做努力少降点。你让我降的更低,我就以次充好缩成本。你让我滚蛋,我就换地儿。你要抓我,我就换新包装......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直接把这条路堵死,釜底抽薪。

希望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管理体系完善,能够搭建好适合中医药发展,保障老百姓安全健康的合理标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